每一年的变化在自己看来都不大,但现在回过来看却已经走了挺远。
虽然每年很都辛苦,也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现在能够坐下来以一个比较平静的心情来写写文章,说明这杂乱的生活整体还是顺利的。
数字化
就寝时间
1、2月份时候平均5:05。睡眠时间平均仍然是有5个半小时。
早睡就和写日记很像。如果你每天都坚持写日记,那么随着坚持时间变长,每天写日记的阻力/压力会越来越小,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相反,如果某天开始晚睡,短期来看好像没有问题,你还得到了更多时间玩耍,你就觉得无所谓,从而第二天会更晚的睡觉,从而越来越晚。
但是晚睡的危险在一段时间后是非常明显,第一个就是免疫力下降,第二点就是平时非常容易疲惫,很容易累,对生活的事情提不起太多劲。而且晚睡这个坏习惯一样形成,又得需要更强的自我控制才能改善。
很多时候,白天明明更专注一些,事情就能完成,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可以晚睡”的这种心态,才会让我们把事情拖到晚上才做。希望接下来的时间,可以慢慢的更早入睡吧。
最近在读书。《病隙碎笔》中有这么一段吸引我找来看的: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这本书每一小节只有1-2页,看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但是仍然也是才看到很前的一部分没看完。
不管是看书还是电影,就像旅行一样,都是增加生活意义、丰富自己的一种方式。在抖音上也看了不少的电影解说,这些解说看的时候挺有意思,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什么都记不住了… 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有《白鹿原》…
如果比较懒的话,看电影也是相对有意义的一种消遣方式了。
遐想
不给自己的生活打分
我每天时常有意无意的会给自己的生活打分,比如周末的时候,会在一天结束的时候评判自己是不是一整天又浪费了时间,又虚度了这么宝贵的一天。这似乎是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吾日三省吾身。但是其实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按照教科书般的原则给自己生活打分,能达到8分以上是非常难的一件事。达到6分才是更常见和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花费了一些时间在其他的娱乐的事情上,而不是在计划的事情上,我觉得并不是浪费时间。时间就和钱一样,是拿来用的。就像吃饭和住房每月需要花费很多钱,那你能说这些钱是被浪费了吗?
由此我希望的是能够每天减少对时间分配上的焦虑,而把精力真正的用在如何分配时间上。比如我主动有目的的使用一些时间去娱乐,一部分时间去工作或学习,而不是以难以达到的要求希望自己每天能达到10分,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这不现实,同样还是增加不必要的焦虑。
焦虑的本质
在我看来有两种:一种是居安思危,另一种是因为自己过去没做好而焦虑,比如因为拖延导致任务越来越多焦虑。
后者产生焦虑与自责、后悔类似,其本质是不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这些情绪是我们并不想去接受自己做的不好的那一部分,因为把错误归咎到没有做好的过去的自己,以为产生一些愧疚心理,就能抵消掉自己过去没做好的行为一样。焦虑自责后悔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恰恰帮助我们减轻了一些负罪感,下次同样的场景,我们仍然会不自觉的滑到“不去做不好”的那面。
焦虑其实不是什么坏事情,它是一种帮助我们发现危险的本能。但是如果只是焦虑没有任何行动,那么焦虑似乎就变成我们面对现实与问题的一种挡箭牌,彷佛我已经焦虑了,即使没有做,那是我做不到,不能怪我了。
减少焦虑、自责与后悔情绪,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所有行为要做好负责的觉悟。举个例子,你可以晚睡、熬夜、通宵来换取深夜逃避现实的快乐,但是就要做好第二精神萎靡不振,身体变差的后果,而不是到了第二天白天的时候又开始后悔为什么昨晚没有早睡,因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而已。你可以白天去看视频而不去完成计划中的任务,那么就得承担任务被延期的后果,要么是第二天花费更多的时间是弥补,要么就是因为任务未完成导致的后果。而不是第二天去焦虑哎呀,任务越来越多怎么办,因为这一切的后果都是你自己亲自的选择。
你可以选择减少社交来避免自己被社交伤害,但是与之带来的后果也必须提前清楚与承担,如果不想承担,那就必须强迫自己去完成这些事情。因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成年人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
小孩子事情没做好可以撒撒娇就过去了,没人会太责怪一个小孩子。但是大人事情没做好,那一定是要提前就预知好风险并且主动承担,没有怪罪别人的借口。
第三方视角
有一段时间我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意义。在B站上看到一个外卖员拍自己送货的VLog,平时普通的生活,拍出来后感觉还挺有意思。VLog就是对生活的一种第三方视角,因为视频加上配乐或者一些解说,再加上快进与剪辑,枯燥重复的生活彷佛也被赋予了意义,其原因在于我们看视频的时候不会切身的感受到视频中行为本身产生的物理感觉。
比如让你去在冬天送外卖,再怎么也很难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有趣的,毕竟寒风刺骨,而且每一单的时间还很紧急,切身的体会也只会是觉得这份工作很累很辛苦,很难看到所做事情的意义。
再比如电影其实就是一种第三方视角来叙述生活中的事情。我们能从电影中获得感动、激励等等情绪。因为电影中通过非常巧妙的剪辑,恰到好处的音乐,精心设计的光影和画面,这是我们平时体验和观察自己生活所缺少的元素。
如果我们也可以尝试用第三方视角来观察自己的生活,也许生活也能像电影一样。至少在两个方面会有所帮助。
其一,在面对感觉到无意义的工作时候,不想去继续的时候。从第三方视角来看,从更长的时间线看就能看到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的价值。可以通过拍一些VLog或者照片,让自己具象的感受到自己的变化。
其二,在为自己做的一些蠢事耿耿于怀的时候,从第三方视角来看这些事情,不过是一个很小的事情。可能当时会额外在意一下,但是一般很快就会忘掉了。自己那时候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也不过是短短的几行文字。如果觉得自己正处在一个低谷痛苦的时候,觉得自己离目标很远很失败的时候,我们从更长的一个视角来观察自己,也不过是自己人生中很小的一个插曲,或者即使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伤害,其实也是我们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和记忆。
矫情是对抗生活的解药
如果连续一周或者两周都是高强度工作,闲下来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大脑就像“木头”一样,对生活提不起来劲来,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一种很空洞的感觉。周末的这个时候,适当的矫情一下,反而能让我们体验到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总感觉是很虚的一个东西,在我看来就是逐渐找到自我价值的一个过程。而自我价值就是感受到自己不是平庸的,普通的。矫情通过一种很奇怪的心理过程,会让自己短暂的感觉自己的某些“思考”不被外人理解,这恰恰是发现自己独特之处的一种方式。在音乐软件的随手打开一些摇滚歌曲,总会看到很多“矫情”或者“中二”的评论和发言,我觉得并没什么问题。小的时候很容易中二,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长大了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就越发的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普通,因此能让自己偶尔变得“中二”一些,也会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当然走到极端的另一面,比如狂妄自大,或者持久性的认为身边的所有人都理解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也就大可不必了。
一个人的不同面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在面对他人的时候,总会觉得对方只有一面。
这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高中很好的一个朋友,高中的故事都在教室中发生,所以我俩的事情都是围绕教室的一些琐碎的事情,会感觉对方是一个非常活泼、热情的人。大学的寒暑假期间,我去对方家玩的时候,两个人在一块有的没的说话,倒也还不错。然后等我们出去去超市的路上,以及到店里的时候,就会感觉对方的行为处事模式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尤其是在对店员说话的时候,完全没有他平时和他独处时候那种俏皮,稚嫩的行为,相反非常“成熟”,甚至在外面走路聊天的时候,经常说这家乡话的时候蹦出普通话,这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应,觉得突然和他的距离很远。这一点我一直认为是我和他的关系还没有熟络到那份上。
观察身边的人就会发现,有的人性格比较稳定,不管在和对方独处还是一群人聊天的时候,都能hold住全场,语气和态度几乎能保持不变,而有的人能明显感觉到他在和同一个人交流的时候,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会有截然不同的社交表现。所以,在我体会到这一点后,如果社交对象的态度会有变化,也没必要去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导致了别人的态度变化。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只要去正视它,告诉自己这是一种正常现象,社交压力也就会小一些。
情绪的自我消化
在过去的一年,我越发少把我的烦心事和别人去说(纯吐槽那种的还是会有不少次在关系比较好的群里去吐槽),因为有很多事情我,对方没有在经历过程中很难设身处地的感受。同时,我倾诉一堆之后,无非是给别人忙碌的生活再添加一层忙碌。和大学时候不同,大学的时间似乎全是空闲时间,对待朋友,总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倾诉、理解。另一方面是工作后,有一些事情当下会觉得烦恼和痛苦,只需要过上一周以后,工作上的忙碌就能让自己慢慢的忘掉之前的那些感受。
一月份的时候,有个朋友问工作怎么样,我当时心里想的是工作虽然很累,但也没想象的那么坏,至少让我没时间去心理内耗,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工作就足以透支大部分精力,其余的时候也只想放空自己获取一些精神快乐。
工作是管理人类的一种必要手段,也许这句话没错。即使物质到了空前丰富的时候,我想人类也是有工作,只不过奖励变成了其他的事情罢了。因为如果没有工作,人就闲起来了。人一旦闲起来,就容易“作”。这里作无非是希望获取更高、更多的精神满足,整个社会就处于非常混乱的局面。
是NPC也是玩家
之前看过这样的一张图,有些自嘲,也有点笑着笑着就哭了梗图。
我们也彷佛也从以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主人,到慢慢成为这个世界的npc。还有下面一张梗图也很好笑。
到了某个年龄后,就彷佛一定要进入那个固定的阶段,你逃不了,就像游戏中NPC,在到了某个阶段就自动触发动作。你必须得干这件事情,至少你必须被这件事情所困扰。
毕业之前,偶尔看那种总结人的一生经历的事情的视频,就还没觉得怎样,也许那个时候还天真的觉得自己不会步入那种枯燥的生命流程中呢。
可是现在呢,我已然已经在这个流程中而有些身不由己了。以前总觉得哪有什么身不由起,那只不过是借口,但是改变总是会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是需要非常大的毅力和坚持才可以的。我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这个素质。特立独行这个词实践起来却很难。
虽然好像挺悲观的,尽管我们非自愿的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个NPC,对于个人来说,还是会有更多的一些可变性,这也许不需要所谓的“翻天覆地”和突破性的变化,而只需我们坚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比如坚持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或者做一些小小的改变,比如改变自己的书桌环境就能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与感受。也就是我们仍然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玩家。
就像“三毛给不快乐女孩的一封信”里面写的那样,去做一些小小的改变,能让我们发现生活更多的盼头。
如果是我,第一件会做的事情,就是布置我的房间。我会将房间粉刷成明朗的白色,给自己在窗上做上一幅美丽的窗帘,我在床头放一个普通的小收音机,在墙角做一个书架,给灯泡换一个温暖而温馨的灯罩,然后,我要去花市,仔细的挑几盆看了悦目的盆景,放在我的窗口。如果仍有余钱,我会去买几张名画的复制品——海报似的那种,将它挂在墙上……。这么弄一下,以我的估价,是不会超过四千台币的,当然除了那架收音机之外,一切自己动手做,就省去了工匠费用,而且生活会有趣得多。
结语
生活中很多事情,也许在当时觉得像浮尘一下意义不明,但是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原来已经走了很远经历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原创文章:https://www.qqhhs.com,作者:起航®,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qhhs.com/1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提供的一切软件、教程和内容信息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请于下载的24小时内删除;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如果您喜欢该程序和内容,请支持正版,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我们非常重视版权问题,如有侵权请邮件与我们联系处理。敬请谅解!